真菌性病害:柑橘地衣病

yellow flowers
病害中文名: 柑橘地衣病
中文别名: 柑橘地衣病
病害英文名: lichens disease
病害分布: 世界性广泛分布
病原菌中文名: 柑橘间座壳菌
病原菌拉丁名: Diaporthe citri (H.S. Fawc.) F.A. Wolf
病原菌分类地位: 子囊菌门,粪壳菌纲,间座壳目,间座壳科,间座壳属

柑橘地衣病

1 症状:
常见的有叶状地衣、壳状地衣、枝状地衣。叶状地衣的营养体形状似叶片,平铺、扁平,边缘卷曲,灰白色或淡绿色,有深褐色的假根,常多个连结成不定形的薄片,附着在枝干的树皮上,容易剥离。壳状地衣的营养体形态不一,紧贴在枝干上,灰绿色,不易剥离。有的着生在叶片上,形成灰绿色,大小不一的小圆斑。枝状地衣的营养体为枝状,着生在树干、枝条或叶片上,淡绿色,有分枝,直立或下垂。发生地衣的植株,由于假根进入皮层内吸取营养,使树势逐渐衰弱,产量降低,严重时,枝条枯死。

2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3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4 病害循环:
地衣以营养体在柑橘枝干及叶上越冬,次年春季分裂成碎片的方式进行繁殖,通过风雨传播。

5 发病因素:
树龄大小、种植环境、栽培管理与地衣病的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温度、湿度对其生长影响最大,温度在10℃左右时开始发生,晚春和初夏发生较盛,炎热高温天气发展缓慢,秋凉继续生长,冬季逐渐停止生长。老柑橘园管理粗放、通风透光不良、湿度较大,均有利于地衣发生蔓延。在柑橘树上发生的地衣多为壳状地衣,其次是叶状地衣。

6 病害诊断:

7 病害防治:

初发病的果树,可用刀刮净枝干上的地衣,并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波尔多浆涂刷病部,连续2次有较好的效果;易发生地衣病的果园,在冬季清园期可用草木灰浸出液,煮沸浓缩后涂干,或喷布机油乳剂、松脂合剂或松脂酸钠水剂。

参考文献:

Free Shi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