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CSS Templates
Home
About
Disease
黑点病
黑斑病
脂点黄斑病
褐斑病
疮痂病
炭疽病
灰霉病
脚腐病
轮斑病
煤烟病
绿霉病
青霉病
黑腐病
褐色蒂腐病
拟脂点黄斑病
棕褐斑病
酸腐病
疫霉病
焦腐病
桑寄生
斑点病
芽枝霉斑点病
赤衣病
白粉病
膏药病
地衣病
绿球藻病
溃疡病
Database
褐斑病基因组
黑点病基因组
Contact
Publication
Categories
黑点病
黑斑病
脂点黄斑病
褐斑病
疮痂病
炭疽病
灰霉病
脚腐病
轮斑病
煤烟病
绿霉病
青霉病
黑腐病
褐色蒂腐病
拟脂点黄斑病
棕褐斑病
酸腐病
疫霉病
焦腐病
桑寄生
斑点病
芽枝霉斑点病
赤衣病
白粉病
膏药病
地衣病
绿球藻病
溃疡病
C604Lab
Welcome to Zhejiang University
C604Lab:
Prof. Hongye Li
真菌性病害:柑橘苗期疫病
病害中文名:
柑橘苗期疫病
中文别名:
砂皮病
病害英文名:
citrus seedling phytophthora blight
病害分布:
世界性广泛分布
病原菌中文名:
几种疫霉属
病原菌拉丁名:
Phytophthora spp.
病原菌分类地位:
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
柑橘苗期疫病
1 症状:
幼苗的嫩茎、嫩梢和顶芽发病,初生水溃状小斑,后变为淡褐色至褐色病斑,可扩展至嫩梢基部,使整个嫩梢或幼苗变为深褐色枯死。病菌若从幼茎基部侵入,可使茎基部腐烂,呈立枯状枯死或猝倒。病菌侵染叶片,或沿枝梢及叶柄蔓延到叶片上,侵染后初生暗绿色水溃状小斑,迅速扩展形成灰绿色或黑褐色的似烫伤状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天气阴雨潮湿,病斑扩展很快,常造成全叶腐烂;若天气干燥,病斑边缘呈暗绿色,中部淡褐色,干枯后易破裂。潮湿条件下,新鲜的病部可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孢子囊、孢囊梗和菌丝体)。
2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3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4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卵孢子在病残组织内遗留于土壤中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即形成孢子囊,由风雨传播,萌发侵入后经3d左右的潜育期引起发病。以后病部又很快形成大量孢子囊再侵染。
5 发病因素:
园圃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积水或含水量过高,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偏施过施氮肥均易诱发病害。苗圃地连作,或前作为蔬菜地较易发病。实生苗以红黎檬最感病,酸橘苗次之,枳抗病;嫁接苗以甜橙最感病,年桔和一些杂柑品种次之,蕉柑苗较抗病。通常适温高湿的天气有利病害发生。
6 病害诊断:
铜制剂使用不当也会引起小斑点,易于黑点病相混淆。一般黑点病引起的小点子凸起明显,摸之有粗糙感;铜制剂造成小点与通的使用相关。黑斑病菌引起的假黑点与黑点病也易混淆。实践中花瓣灰霉病引起的腐烂花瓣黏贴果面后引起的疤痕、有些疮痂病病果的后期症状,以及风和蓟马等昆虫为害引起的疤痕和黑点病的“泥浆型”症状很难区分,加上环境和品种等因素对症状的形成也有影响,准确的区分需要通过对柑橘种类(品种)、果园的立地条件、发病果实在树冠中的分布、花期的气象因素、前期虫害发生情况、典型黑点病症状病果的发生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7 病害防治:
7.1 选择合适的地块育苗
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质疏松的非连作地或非菜地、水稻田作苗圃,基肥、沤肥因充分腐熟,播前最好使用甲霜灵、石灰氮、棉隆等进行土壤消毒。
7.2 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整治园圃排灌系统,注意清沟排渍,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合理密植,定植深度和壅土高度要适当。
7.3 及时喷药预防
在病害流行季节或有利发病的天气出现时,要加强巡查,一旦发现中心病株或发病中心,及时拨除,携出苗圃销毁,并喷药封锁。药剂可选用甲霜灵锰锌、杀毒矾、普力克、乙磷铝、十三吗啉、烯酰吗啉等。注意药剂的轮用与混用、喷施与淋施、地上与树上喷施相结合,做到喷匀喷足。
参考文献: